时间:2022-09-28 15:45:08 | 浏览:437
来源:【中国农网】
一座荒山一年产生六分收入,“飞鸡哥”开荒养鸡,年销售额过千万;农民玩转“智慧农业”,种苗热销鄂湘赣……
近年来,湖北省通城县出台优惠政策,采取多种形式着力打造一支会生产、善经营的乡土人才队伍,领跑乡村振兴路。
生态养鸡 荒山育出“金凤凰”
“土鸡在散养过程中,容易感染肠道疾病,淋雨后容易感冒,加入紫苏、艾叶、鱼腥草、夏枯草等中药,有效的预防肠道感染、呼吸道等疾病。”在关刀镇八燕村塘窝山上郑普雄一边养鸡,一边介绍道。
2011年,在外打工的郑普雄决定回家乡发展种养植业,他租下了村后200亩荒山,建起了养鸡场和养猪场,种植杨梅、樱桃、核桃等水果。但开始,因为没技术,他的鸡成活率并不高,加之市场没打开,每天卖出去的鸡蛋不到30枚,根本没收入。
为了解决技术瓶颈,郑普雄四处求学,请教专家指点。通过学习,再加上自己的不断实践,郑普雄决定更换掉农家传统土鸡,改养产蛋量更多的江汉鸡和五黑鸡。
他根据产蛋鸡的生理特质,在饲料中添加一些天然抗病成分用以提高鸡群的抗病、抗菌能力,还摸索养鸡的温度、温差、湿度控制方法,渐渐地,鸡的死亡率越来越低。2014年,他养的1万只鸡卖了150万元。
他把荒山周围剩下的未开发土地全部承包下来,打造了农林牧副渔全产业链生态圈,山林中养鸡,坡地种油茶,半山腰放养黑毛猪,山顶种植杨梅和樱桃等,山脚下挖池塘养鱼。
老鹰、黄鼠狼是鸡的天敌。郑普雄的养鸡场每天都要因此损失很多鸡,他积极寻求解决办法,他决定增强鸡的体能训练,让鸡满山飞,逃脱天敌的追捕。经过训练,山上的鸡损耗变小,鸡由于运动量增多,体质也更加强健,鸡肉口感更加嫩滑,有嚼劲了。郑普雄“飞鸡哥”的名声也因此而来,他养的鸡销往全国,鸡蛋论个卖,平均每天卖百多单,最高峰的时候一天卖5000个鸡蛋。
郑普雄直播网上卖鸡蛋。
他注册了山态源系列产品商标,在鸡舍安装了摄像头,将自己生态养殖基地接入互联网,把鸡和猪的“生活”晒到自己的朋友圈。这种可视化的养殖方式,让土鸡和土猪迅速成为“网红”。他邀请客户来采摘果子,山上捡鸡蛋、池塘钓鱼、品尝土鸡宴等提高了农场的经济收益,年销售总额突破千万元。他还提供技术指导,包销售,带领周边老百姓种养致富。湖北省省农业厅授予他“青年农场主”称号,成为“湖北省新型职业农民”。
科技育苗 “智慧农业”飞入平常百姓家
微风拂脸,生机盎然。在北港镇庄前村湖北绿康种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智能浸种催芽车间里,机器开始浸种;智能化育秧工厂里,全自动流水线播种一次性实现浇水、播种和覆土作业……
“通过智能化的管控平台,种子温度、喷淋速度、供水间隔时间都是电脑控制,确保催芽作业标准化、统一化,一个星期就能完成整个作业过程”公司负责人刘志刚说。
刘志刚2011年开始从事大棚蔬菜育苗,面积近百亩,吸收当地60多位农民家门口就业。今年,他积极响应国家粮食安全政策,新建连栋大棚11栋,打造省级大型育苗企业,实现绿色健康“智慧化农业”,每年可育水稻栽种面积6万亩的秧苗。
绿康种苗公司员工移植菜苗。
“种田还得靠科技,现在摆盘、育秧的这些技术标准,都用上了无人设备,现在老百姓不仅仅是‘会种地’,还要真‘慧’种地。”北港镇种植大户胡金才是“智慧化农业”受益者,种苗公司解决了困扰他多年培育技术,他一心一意“盘泥巴”,今年种植优质水稻80亩。
智慧农业开花结果,北港镇易金辉传授“黄瓤西瓜—水稻”高效种植模式,四月份在稻田移栽西瓜,七月份西瓜丰收后种植晚稻,实现“一地两份收入”,还改良土壤,取得亩产黄瓤西瓜4000斤,产值8000余元。
多渠道育才 构筑乡土人才“蓄水池”
通城乡村人才济济,这离不开培育土壤。为把乡土人才“挖”出来,该县深入村(社区)认真开展乡土人才摸底调查工作,充分挖掘在经营、生产、创业、种养殖等各领域中具有一技之长、能起带头作用的乡土人才,按种植、养殖、加工、经营管理、技能服务等类别进行分类,已挖掘乡土人才千余人,实现全县各村全覆盖。
通城人才家园广揽人才。
通城县把在外人才“召”回来,打好“乡情牌”,主动向在外乡贤能人伸出“橄榄枝”,吸引“能人”回归。同时,注重拓宽乡土人才建言献策渠道,注重在优秀乡土人”中发展培养党员,鼓励优秀乡土人才进入村“两委”、加入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推荐优秀乡土人才参选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选树优秀乡土人才典型,形成乡土人才回归集聚效应。
该县还把本土人才“育”起来。强化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培养,采取课堂讲授、专家指导、田间教学、现场示范等形式,举办种养殖、茶叶加工等农村实用技术实作培训,培育一大批生于斯长于斯的乡土人才,成为乡村致富的“领头羊”。
“不断培养‘领头雁’‘土专家’‘田秀才’,着力打造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能带动’的新型乡土人才队伍,为乡村振兴激活一池春水”。县委常委、组织部长杨昌表示,要为实现通城绿色崛起贡献人才力量。
作者:刘健 潘琦 七甫
本文来自【中国农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百姓生活广安讯(陈月)农村集体“三资”平台是规范村级财务运行、强化基层监督治理的重要举措,加强“三资”管理,既能保障群众的合法权益,又能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实现管理信息化、产权明晰化、监督多元化、运行阳光化、效益最大化,推进农村集体经济长
“12.31”杀人抛尸案杀人现场:沙市沮乡杨泗村五组,这是1989年时任沙市的刑警吴世民写下的侦查笔记,就是在这一天在湖北荆州沙市区郊外的318国道旁,有人发现一个麻袋,打开一看,是一具令人惊恐的尸体。刑侦笔记这是一起命案,死者是一名老年男
来源:【河南省乡村振兴局】9月20日至22日,省乡村振兴局二级巡视员陈仁辉带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重点工作调研组先后到新乡市封丘县、原阳县开展调研指导。调研组一行通过入户走访、查看项目等形式,详细了解当地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运行、政
项目是推动发展的重要支撑。炎炎夏日,焦作马村区大地万物勃发,处处生机盎然。项目建设蹄疾步稳,掀起新热潮。重大项目接连落子、加速推进,源于马村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精准服务。区主要领导多次深入企业调研、召开协调会、开展重点项目观摩活动……今
马村区在“抓大事谋长远”中积势蓄势在“解难题攻难关”中砥砺奋进9月28日《焦作日报》A06版“十三五”成绩单 ——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项目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库容8300万立方米的南水北调冯营调蓄水库工程通过国家水利部审核经济总量、财政收入上档
农村背街小巷,不但是农村地区的“里子”,还是通往乡亲们心坎上的民生工程。近日,在全市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行动暨农村背街小巷硬化工作观摩推进会上,焦作市马村区在全市率先完成农村背街小巷硬化工作,受到市政府充分肯定,并在会上作典型发言。背街小巷
安徽省马鞍山市博望区丹阳镇百峰村位于龙泉山脉和十里长山山脉之间,山峦起伏,群山环抱,全村占地面积14.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3800亩,林地面积14000多亩,全村辖15个自然村,1056户,3224人。村庄历史文化悠久,既有河塘、欧城、安甸
河北新闻网讯(潘风领、张磊、曹书瑞)田园综合体是推动乡村振兴的新动能,是实现产业振兴的新支点。近年来,河北省枣强县嘉会镇强化规划、突出特色、精准发力,依托自然资源、特色产业、农业园区等优势,致力于打造集观光农业、创意农业、乡村旅游为一体的田
时值九月,正是鸡心果成熟的季节,走进交城县庞泉沟镇代家庄村三源生态农业种植示范基地,成片的鸡心果树枝繁叶茂、硕果盈枝、香味扑鼻,果农们往来穿梭,正忙着采摘果实。鸡心果因外表形似鸡心而得名,是海棠果的品种之一,故而又叫“锦绣海棠”,果形秀美,
文|醉美团队7月6日,吕梁市政府与中国酒业协会举行了中国杏花村国际酒业博览会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吕梁市委常委、副市长刘晋萍在主持签约仪式时强调,签约双方要进一步加强沟通协作、共同努力,将中国杏花村国际酒业博览会打造成年度盛事、行业盛典、酒届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