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宜昌西陵区:中医药社区防控阻击战是怎样打赢的

时间:2022-09-26 23:32:45 | 浏览:4486

【点击右上角加"关注",全国产经信息不错过】本公众号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官方微信,如果您还未关注,请点击上方蓝色“中国中医”进行关注 作者:中国中医药报记者毛旭 通讯员翟雪莲 西陵区,湖北省宜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宜昌战“疫”的风暴眼、主阵

【点击右上角加"关注",全国产经信息不错过】

本公众号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官方微信,如果您还未关注,请点击上方蓝色“中国中医”进行关注

作者:中国中医药报记者毛旭 通讯员翟雪莲

西陵区,湖北省宜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宜昌战“疫”的风暴眼、主阵地。59平方公里国土面积,常住人口达54万,人口基数大、密度大。返汉人员1.4万人。疫情暴发之初,日新增确诊病例一度占全市一半以上。

面对严峻的防疫形势,西陵区党委政府一方面严防死守,止扩阻流,另一方面主动出击,依托辖区深厚的中医药人才和服务基础优势,启动中医药预防,发力每一个“微战场”,有效扼制了疫情蔓延势头,感染率持续下降。2月28日起,连续41天“零”增长,集中留观点38名阳性无症状者,经中医药治疗后,实现了100%转阴。全区515个小区中,361个小区实现了“零疫情”的战果,占比为70%。5处月子中心、9家养老机构、68栋老旧小区(筒子楼)等易感、易传染场所推广中药后无一例新增疫情。

开辟“微战场” 打响人民战

宜昌船柴小区,因为一例确诊病例,70岁的任为民已经二十多天没有出过门。他的家成了他抗疫的阵地。在酒精、84消毒液的小把式定点清除后,2月15日,他收到了“重型武器”——配方中药烟熏包。他按网络员电话里交代的方法,将其放在铁撮箕里点燃,一股白烟缭缭升起,他拧着撮箕把,从厨房到客厅、卫生间,一间间房伫足,一个个角落巡游。不一会儿,整个房就沉浸一股浓浓的艾香之中。“屋里被熏了后,觉得很踏实,味道也不是很浓,挺好闻的,就像空气被洗滤过。政府发的这个熏药太好了!”任为民说。

西陵辖区人员密集场所较多,商超车站、集贸市场、学校公园等重点场所达200多处。中省集团家属区有20万人。疫情期间,返回西陵区外市人员总数接近3万人。辖区居民人数多、人口密度大、人员流动频繁给西陵区疫情防控工作带来了巨大压力。流调显示,该区确诊病例以输入型为主,疫情暴发呈现家庭式特点,全区家庭聚集型病例占比全区的62%。

小区街道公共场所消杀工作定期有人负责,居民的家居环境怎么保障?每个家庭都是一个战场。除了闭门堵防,有没有办法主动歼灭?

“西陵区作为国家健康促进区、全国第二批治未病预防保健试点地区,我们要把每个家庭每个人的力量都调动起来,抓早抓小,提前介入,用中医的力量赋能最小社会细胞家庭里,增强居民防疫体质,减缓阻断疫情蔓延,有效干预。”西陵区区长任蔚说。

聚焦“预防先行、防治并重、推广中药、全民参与”思路,西陵区在宜昌市率先推动中医药参与新冠肺炎的防治,得到了广大辖区居民的热烈欢迎。

“我服务的网格有400户居民,第一天就接受了218户居民主动登记,大多数居民都很信赖中医药。”气象台社区网格员胡梦婷告诉记者。

两个多月时间里,17万户居民在家里进行了熏治消杀,17万个微战场的开辟迅速扭转西陵区严峻的防控局势。

开出“千金方” 打赢主动仗

连续十几天每天接打三四十个电话,承担测温、送菜、封闭、流调多项工作的网格员郑俊华的噪子累哑了,说不出话来。虽然明知是用嗓过度导致咽炎,但疫情阴云之下,难免杯弓蛇影。2月13日,郑俊华收到了给社区工作者的特供“饮品”。

“听说有的无症状感染者喝了药,检测结果转阴的,大家都对这种‘神药’挺期待。”

郑俊华喝了两天预防方中药后,嗓子炎症明显缓解。症状减轻了,郑俊华心里踏实了,“感觉有了力量,多了保护。”

在西陵区,有1.4万名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社区工作者、网格员、环卫工人、公安民警、物资保供人员喝上了防疫“特饮”,当他们以自己的身体围篱筑墙阻隔病毒,为群众摆渡生活物质时,也体会到了来自传统国药的保护和党委政府的悉心关怀。

“新冠病毒疫情是前所未见、没有特效药的不确定性,但提高免疫力,增强人体与病毒作战的能力,却有其确定性。我们充分利用中药确定性的办法去对抗这种不确定性,减少感染几率。” 中医专家组成员卢万芋介绍。

西陵区统筹市第二人民医院、中医院等4家医院的中医优势资源,组建了宜昌市首个中医药服务专家团队。毛成健、马泽红、卢万芋及福建援鄂专家张晶、黄铭涵5人组成中医专家组,根据国家中医药防控精神和方案,结合宜昌中医药资源和地理气候特点,针对不同人群的身体特质,精心研制熏服预防方治疗方。

“预防方中我们运用清末名医俞根初名方葱白豉汤,以防止温邪犯肺,减少发热及咳嗽。烟熏包使用白芷、苍术、艾叶等中药成分,用于室内消毒杀菌。”

预防方主要针对两类群体:一类是密切接触者以及日夜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社工、网格员、环卫工、民警、物资保供员等高风险群体,统一精准发放、全员预防;另一类则是有需要的普通居民,可以通过微信向社区网格员申请免费的预防方药。此外,养老院、月子中心、筒子楼等重点场所、“老、弱、病、残”等特殊人群为防疫重点,优先推广使用,增强高风险人群免疫力,实现特殊对象预防的全覆盖。

针对集中留观、居家密切接触者、武汉返宜人员等一般重点人群,口服“辛凉解表,芳香化浊,清瘟败毒”的中药汤剂排毒解毒;针对隔离点阳性无症状感染者、基础疾病较多密接者、出院患者康复治疗、疑似病人等特殊重点人群,用外熏、内服双管齐下的方式预防诊治。在医学留观点、集中隔离点、确诊楼栋等公共场所,用苍术、白芷、石菖蒲、艾叶等中药混合点燃,烟熏空气。

对隔离点38名阳性无症状感染者,毛成健、卢万芋等专家组成员通过视频、电话、面对面问诊后,实行“一人一方、一人多方”防治。“对于核酸阳性无症状感染者,根据这次寒湿疫特点,以小柴胡汤合五苓散为基础方,合三仁汤,或者达原饮、小陷胸汤、小青龙汤等,并根据辨证治疗加入虎杖、马鞭草、山豆根等解毒中药。”

在专家组一人一方的精准施治下,3月11日,西陵区两个集中医学观察点的38名阳性无症状隔离者100%全转阴。

“我昨天吃了一次你的药,晚上睡了快6个小时,胃也有好转,我真心的感谢您!”3月14日,卢万芋收到隔离点康复患者肖女士发来的感谢短信。

基于中医“治未病、治乱象”的理念在西陵区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该区联合市中医院,在辖区7个街办搭建了7个中医线上问诊“云平台”, 社区居民通过“云医院”网上问诊,对症服用中药。从而减少接触流动,精准助力疫情防治。

开起流水线 打好总体战

入口微苦、回味微甜,让网格员郑俊华十分喜欢的抗疫特饮,来自于西陵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谢玲和同事们精心的配制。从2月4日开始,每天从早到晚,除了中间吃盒饭的时间,谢玲基本上就是抓药放药两个动作,这两个动作每天重复3000多次,而站立的姿势要保持12个小时。“一天下来挺累的,但是觉得自己能为这场战‘疫’做点事,能够帮助广大奋战在一线的同志和居民增加一层保护,就觉得特别有意义。”谢玲说。

西陵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西陵区中药发放量最大的卫生服务中心,32名工作人员每天早上7点到岗后,便开起了分拣、浸泡、熬制药材的流水线,每天平均3000多副调配中药烟熏包、中药预防包,1000余包熬制中药汤剂从这里分发流入到辖区每个毛细战场,成为市民们的抗疫利器。

“向居民免费发放中药,是一个系统工程。接到这个紧急任务,说实话,心里没有底,因为没有做过,也没有别的地方经验可借鉴,这么大的药量,这么多的用药人,而且是在疫情严控期间,药品怎么采、怎么分装熬制,怎么配送到居民手中、大家信不信、怎么确保每个环节万无一失,对我们都是很大的考验。”承担着全区中药配送和保障任务的西陵区医疗保障局局长易国芝感觉到肩上沉甸甸的压力和责任。

“病毒无孔不入,我们就更要细致入微。要把各项工作做细。”西陵区医疗保障局专门绘制作战图,从反复宣传效果、精准问诊分类等,将不同群体通过不同渠道获得用药保障的流程,进行了清晰、条理的呈现。根据作战图,各个部门分工协作,各个人群需求配送导流,一目了然。

社区居民每天通过微信向社区报送中药需求,社区统计好后报送到街办,街办汇总后将用药需求反馈至各对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需进行制药。中药制作好以后,再通过街道和社区发放到居民手中。

为精准控制、降低成本,6个卫生服务中心,与12家中药材供应商带量议价采购,每周进行一次中药材采购。采取综合考虑上周药材采购量、药材质量、本周各公司报价等因素,确定本周中药材采购商的方式,有效保障了防疫期间的药源价格和供应质量。两个多月,从安徽、河南及省内多县市调集苍术、连翘、艾叶、藿香等药材50多吨,确保了药源供应充足。各中心按照规范要求建立了临时中药库房,实现专人测算、专人登记、专人审核、专人发放,确保了中药入库出库过程中采购、储存、发放的精准度和时效性,有效避免了药材浪费。药方也充分考虑到本土药材资源,大大降低了成本。13个品种中药材,累计投入资金600余万元,向辖区居民免费发放口服中药、熏药37.7万份,人均成本为10元左右。集中留观点30天的中医药治疗费用,仅为1万多元。

在疫情期间封闭管理的同时,如何能做到送药及时、发放精准?面对辖区人员数量多、分布广、需求大的特点,该区按照分片包干、分级发放、精准对接、有序发放的原则,组织动员3100名下沉党员干部、4000名志愿者、149个家庭医生团队近500名社区医生等力量,为小区居民开展问诊咨询、派发中药、指导服用等各项工作。并通过“西陵发布”等线上平台,线下海报、流动广播车、熏苍术视频等方式,多角度、全方位、全区域宣传推广使用中医药,做到宣传发动全覆盖。53天累计免费发放中药烟熏包13.8万副、中药预防汤剂23.9万副以及中药香囊等。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场,西陵区充分发挥利用国医力量,增信心,退顽疫,护民安,使得这次大疫之考首战告捷。

编辑:董俊彤

中国中医

微信号:satcm0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中国中医,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全国产经平台在疫情期间紧急设立全国疫情信息平台,如有发布需求,请联系霍老师,电话:18511001888;邮箱:hz@people-energy.com.cn

相关资讯

A股机构动向参考|信创业绩有望高增医药行业增速提升

【今日复盘】10月最后一个交易日总体还算平稳,上涨的远超下跌的,不过市场分化也很剧烈,跌停的个股也有不少,创业板率先有企稳的迹象。北向资金今天流出90亿元,主要买入宁德时代(300750.SZ)、天齐锂业(002466.SZ)等。在周末的消

关于近视防控,7问答“干货”转给家长

寒假期间,又到了家里孩子的快乐时刻。不过,频繁看手机、打游戏,孩子的小眼睛一不小心就会变成“小眼镜”。家长们快跟随教育小微一起,把有关近视的知识学起来吧——01坚持不戴眼镜,近视会得到改善。这是真的吗?有不少家长认为,近视了如果一直不戴眼镜

这份防控近视指南请收好

随着高考结束,暑假来临,不少准大学生将“摘掉眼镜”列为愿望清单,准备去医院做近视手术;还有不少中小学生为了控制眼睛近视度数,或佩戴角膜塑形镜,或佩戴防蓝光眼镜。对于以上这些防控近视的方法,本市第四中心医院眼科主任梁静给出专业提醒。近视手术近

如何防控近视?教育部发布各学段指引

在今天(11日)举行的新闻通气会上,教育部发布了《学前、小学、中学等不同学段近视防控指引》,明确不同学段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要点,着力提高儿童青少年用眼行为改进率和近视防控知识知晓率。0—3岁幼儿应禁用电子产品学前阶段,从加强户外活动、控制电

全国爱眼日|这些近视防控小知识,你应该知道

医学指导/广东省妇幼保健院眼科医师 冯庆阳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郭思 通讯员 林惠芳图/视觉中国2020年6月6日,我们迎来了第25个全国爱眼日,今年爱眼日的主题是“视觉2020,关注普遍的眼健康”,其中宣传口号依然强调“科学防控近视,拥有

“九倡议”!防控青少年近视

今天(6月6日)是第27个全国“爱眼日”教育部发出倡议倡导全国广大家长朋友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一、营造爱眼氛围倡导家长主动了解科学用眼护眼知识,配合学校积极参加近视防控科普活动并向孩子宣讲。倡导家长以身作则,减少对手机、电脑、网络游

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这些知识请查收

近3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下降0.9个百分点,基本实现了《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每年下降0.5个百分点的防控目标。如何呵护好孩子的眼睛,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应如何预防近视?来听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

全国爱眼日丨近视低龄化日益明显防控近视从娃娃抓起

据世界卫生组织研究报告显示,我国近视患者超过6亿,青少年近视率高居不下。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是近些年我国一直发力的重点。最近,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逐渐好转,北京同仁医院眼科门诊的量逐渐攀升,记者发现,其中不少都是家长带着孩子来测视力的。家长:从

更全更细出举措近视防控迈入普遍关注新阶段

2021年6月6日是第26个“全国爱眼日”,在今年的“全国爱眼日”之前,教育部密集出台多项政策文件和工作要求,并明确今年的宣教主题为“共同呵护好孩子的限睛,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多方位更细致地布置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上海对于儿童近

防控近视,别被“乱花”迷了眼

“眼科专家提醒,在目前医疗技术条件下,近视几乎是不可逆转的。那些口口声声宣扬‘近视可治愈’的,很可能是骗子。”□冯军福每年的全国爱眼日,保护儿童青少年视力呼声都会再度高涨起来。然而,略显尴尬的是,最近有媒体曝出,一位家长因为急着给孩子恢复视

友情链接

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妈妈知道币圈保罗沃克影迷网张家界旅游网清远新闻资讯网周六福珠宝公寓短租网迈凯伦跑车塔罗牌占卜网温州新闻头条网陆子艺影迷网花艺培训网张真源歌迷网安顺头条新闻网柳州交友相亲网戴尔电脑评测网王祖蓝影迷网
湖北旅游网介绍湖北旅游一日游、湖北省内旅游景点推荐、湖北恩施旅游必去十大景点、东湖梅园、武汉夜景、武汉梅花节、武汉东湖 东湖磨山、楚河汉街、恩施十大景点排名、恩施必玩的景点。
湖北旅游网 reeer.cn ©2022-2028版权所有